阿涅斯·瓦尔达

搜索"阿涅斯·瓦尔达" ,找到 部影视作品

阿涅斯·瓦尔达在这里和那里
剧情:
新浪潮老祖母,著名法国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在2011拍摄的一组极度私人的艺术旅行日志,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其中回顾了阿涅斯瓦尔达一生中著名的装置艺术和电影作品,阐述了她的艺术理念,拥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不容错过。
柳媚花娇
导演:
剧情:
迪芬(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Deneuve饰)和苏兰(弗朗索瓦·朵列FrançoiseDorléac饰)是相依为命的两姐妹,她们一个红发,一个金发,一个擅长曼妙的舞蹈,一个拥有天籁的歌喉。夏日嘉年华将近,在逐渐热烈的气氛中,迪芬和苏兰也在嘉年华中有着各自的任务。画商吉列姆(JacquesRiberolles饰)钦慕于迪芬的美貌,无奈迪芬早已经芳心暗许给了替她画像的年轻画家麦桑思(雅克·贝汉JacquesPerrin饰),与此同时,苏兰遇见了名为米勒(吉恩·凯利GeneKelly饰)的年轻人,两人
阿涅斯论瓦尔达
剧情:
当不少人以为《脸庞,村庄》(2018)是华妲退休前最后杰作,她连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亦袋袋平安,偏偏俏皮一笑,又交出这部活泼生猛的纪录片。由巴黎、洛杉矶到北京,马不停蹄开班分享创作理念,这位九十岁祖师奶奶不言倦,反正花样年华已被唤作「法国新浪潮祖母」,索性成为影坛万年青。本尊娓娓道来启发《短角情事》(38届)的好奇心,《拾穗者与我》(25届)的细腻观察;至今不辍光影实验,不吝将艺术触觉传承。是为一生回顾展?言之尚早!
拾穗者
剧情: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
艾格妮捡风景:两年后
剧情:
法國人周街執垃圾吃的人,當中還有碩士生,吃了八年所謂的垃圾,其實是大型超市棄掉的過期食物,他是富裕城市裡的另類分子,不工作一樣可以活得好長命,吃別人不吃的食物,一樣行得企得。有位老人喜歡收藏塑膠公仔,他創作的公仔城堡絶對是藝術品。最欣賞是八十幾歲的女導演,生鬼有趣,靈感處處。
千面珍宝金
剧情:
这是一部著名歌手和演员JaneBirkin(珍.宝金)的电影画像。我们发现各式各样的珍.宝金,在各种不同的季节,在各种不同的状况。还包括其它的珍:圣女贞德、泰山的珍、法国著名男歌手Gainsbourg,也就是珍.宝金的丈夫的珍……
扬科叔叔
剧情:
艾格妮丝·瓦尔达去旧金山宣传她的电影《生物》。太平洋电影档案馆的汤姆·卢迪告诉她:“索萨利托的一艘船上有一个叫瓦尔达的人。你是亲戚吗“我不知道,让我们看看吧,”艾格妮丝·瓦尔达回答。他们在一个星期四去了那里,遇到了这个扬科(让·瓦尔达),她是她父亲的表妹。所以她拍了一部关于这位老人的小电影,他和嬉皮士朋友住在船上,以画家为生。总之是一部很好的小电影,一部典型的瓦尔达电影。
达格雷街风情
剧情:
讲述了新浪潮教母阿涅斯·瓦尔达又一动人的纪录长片,Daguerréotypes原指法国画家达盖尔于1839年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此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而达格雷街则是瓦尔达在巴黎居住的街道·她由靠近自己家门的“蓝蓟花“杂货店出发,将视觉范围渐渐地扩大到整条街上的商铺以及在其中辛勤工作的人们,并以一名在街上表演的话痨魔术师为梭,将整部电影以一种奇妙的方式——魔术师的絮絮叨叨成为商铺顾客与店员,店主行为动作的良好注解——串联起来。
一个唱,一个不唱
剧情:
通过两位女性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生活,Varda构筑了一部女性主义的历史。故事描述了两位迥异的妇女15年的关系。她们都体会到了西蒙娜·波伏娃的那句名言:“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她们是后来变成女人的。”Pauline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女孩。与其家庭的传统保守大相径庭,她17岁时离家立志要做个歌手。Suzanne年纪稍大些,是个农村姑娘,她的情人自杀了。她独自带着两个私生子,第三个也快要出生了。尽管两个女性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她们却仍然相处融洽。后来她们被迫分开了。Suzanne去了法国南部,建立了一个家
洛城少女二十五岁
剧情:
是一部关于JacquesDemy的《洛城少女》(DemoisellesdeRochefort,1966)的纪录片,片中混合了当初拍片的现场纪录和二十几年后Rochefort当地为影片庆生的实况。